第(2/3)页 张浚:“陛下,这汤阴县令李振手中可能有一种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武器,能够远距离取人性命,我们这次葬送了好几万人,而汤阴守兵却死伤寥寥无几。这样的能人异士我们得争取过来,不能推到金国那边去。再者,根据情报得知,这个李振好像是您的妹夫。” 赵构叹了口气:“张爱卿,莫要提了,你要知道我赵氏皇族早就全部殒命在金国了。” 最为老人精的张浚岂能不明白赵构的意思,他立刻岔开话题,说了一些其他的事情。 等了将近一个月,李振正在田间指挥着治下百姓进行抗旱,有士兵骑马来报,说从临安城来的一个官员正在汤阴县衙内等候宣旨。 李振抬起头望了一眼干旱的土地,他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说道:“知道了,去通知一下不良先生,让他也到县衙里来。” 春意已深至四月天,然而,这片辽阔的北方大地,却似被遗忘于滋润之外,自冬末春初至今,未曾迎得细雨一丝,广袤的田野间,干渴的气息弥漫,每一寸土地都紧抿着唇,渴望着甘霖的亲吻。 小麦正值拔节抽穗的黄金时期,它们本应在细雨的温柔抚摸下茁壮成长,绿意盎然,织就一片生机勃勃的画卷。而今,这些希望的种子却只能默默承受着干旱的煎熬,叶片微卷,颜色也失去了往日的鲜亮,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对水的渴望。 若不速降甘霖,恐怕这绵延千里的北方沃土,将难逃一场空前的浩劫。小麦的穗粒或将干瘪,农人的汗水与期盼,或将化为泡影,丰收的梦,在这无情的旱魃之下,摇摇欲坠,让人心生忧虑,不忍直视。 天际,依旧是一片湛蓝,云朵稀疏,不见丝毫雨的踪迹,而大地之下,却是另一番景象——生命在挣扎,希望在呼唤。或许,正是这份坚韧与不屈,才更显得这场雨的到来,将是何等的珍贵与及时,它将如同天降甘霖,拯救万物于水火之中,让这片干涸的土地重焕生机,也让农人的心田再次泛起希望的涟漪。 前来宣旨的是礼部一个文官,他此刻正一脸嫌弃地喝着汤阴县衙士兵端上来的茶水。作为临安城内的官员,他早就喝惯了那龙井铁观音的味道,这茉莉花茶他感觉太难喝了。 自李振接管汤阴县城的那一刻起,他便以雷霆万钧之势,彻底颠覆了旧日的格局。他不仅解散了那些昔日里懒散懈怠的衙役队伍,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魄力,将守护这座城池的重任,全然托付给了来自李家寨、经由他精心锤炼的忠诚士兵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