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章 风吹草动-《盗世圣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太宰府中,石太宰脸色铁青,有些茫然地望着面前摊开在桌案上的那份军情奏报。

    “还是小弟我亲自带兵前去走一趟吧!”。一旁的定北王关羽主动拱手抱拳道。

    石太宰眉头一动,捋须叹道:“六弟属下兵强马壮,攻无不克,你能亲自去助五弟一臂之力那是再好不过了!彻底剿灭马家军余孽之后,我大楚周遭再无强敌环伺,天下百姓才可真正安居乐业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……”说到这里石太宰略微停顿了一下,偷眼瞄了关羽一下说道:“新君刚刚继位,我担心还会有人蠢蠢欲动,京城仍需加强戒备。况且,杜仲年受新皇赏赐,升格为白虎将军,本该独当一面……”。

    关羽摆手道:“二哥之意关某心知肚明。此次出征,白虎将军率部留守大都。太宰若还是放心不下,可暗中调遣青州的玄武将军带少量人马前来京城协防,这俩人皆可堪大用!小弟我只亲带三万精骑,疾速赶往雁门关外便足够了。”

    石太宰闻言大喜,喃喃道:“如此甚好!六弟切记:斩草除根,万不可心慈手软”。

    关羽低下头去,嘴角微微扯动,咧嘴一笑,躬身施礼而退。

    望着关羽匆匆离去的背影,石天弓微眯双眼,手捋长髯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关羽离去之后,一位身材滚圆的胖太监手握浮尘,入内宣召。

    石太宰连忙奉旨入宫,面见新皇。

    行完君臣大礼后,原先的王皇后,如今的王太后屏退左右,缓缓站起身来,拉着刘桓的小手行至石太宰面前。

    坐在那里的石太宰微微一愣,不知太后意欲何为。

    王太后扭头对刘桓轻语道:“皇儿,你年纪尚幼,懵懂无知,今后便要君临天下了。这位石太宰既是先帝的结拜兄弟,也是我大楚肱骨之臣!今后我们孤儿寡母全要依靠他了,且与为娘一起向他行叩拜之礼。”说着,作势就要俯身下去。

    惊骇万分的石太宰跳将起来,连忙跪倒在地,一边叩首一边涕泪横流道:“圣上,太后,万万使不得!折煞老臣了!先帝爷对老臣有知遇之恩,纵使肝脑涂地老臣也无法报答其万一。”

    王太后微微一笑,连忙抬手相搀,安慰道:“太宰大人休要谦让。哀家说的都是实情,今后我们娘俩可不事事都要仰仗太宰大人扶持。”

    石太宰颤抖着站起身来,俯身再次施礼道:“太后如此看得起老臣,老臣自当拼尽全力辅佐新君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”。

    重新落座之后,王太后招呼宫娥、太监们重新入内,为太宰奉上茶水。含笑言道:“皇儿年幼,朝堂之上的事情哀家也不甚懂,今后太宰大人更要多多操劳费心了。”

    石太宰又慌忙离座道:“义不容辞,好在如今关外的草原蛮夷总算消停了。倘若能彻底剿灭马家军余孽,我大楚便可高枕无忧。只是……先帝一直有块心病,也曾不止一次对微臣提起。”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,伸手从袍袖中取出一物,双手高举过头,呈献给太后。

    太后伸手接过,好奇地看了几眼,却是一长条金黄的布帛,上写一串楷书小字。

    石太宰缓缓垂下眼帘,捋须说道:“此帛也算是先帝遗诏。此事办起来委实不难,但须待西北叛乱平定之后,还望圣上与太后鼎力支持才好。”

    太后微微点头道:“先帝信得过你,我们娘俩更信得过你,太宰大人看着安排就好,总之是为了我大楚千秋万代的江山社稷。”

    “吁——”崔大奎勒住战马,扬起马鞭一指前方冲关羽说道:“关将军,前方便是雁门关。过了雁门关不远,就是当年马家军的地盘了!”
    第(2/3)页